陈亚海:从“收买佬”到“金属大王”|沥商传奇
时间: 2024-02-04 20:04:22 | 作者: 江南电竞app测评

  作为千亿级的广东兴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兴海集团”)董事长兼创始人,“金属大王”的标签隐约揭开了这位低调神秘商界大佬的面纱。

  37年前,陈亚海揣着一千多元钱初到佛山,在广佛路上的南海大沥落脚,是个普通的“收买佬”。几十年大浪淘沙,他眼见倒下的企业不下千家,兴海是一直发展壮大、屹立不倒的极少数。

  2023年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榜上,兴海集团旗下的佛山市兴海铜铝业有限公司列第243位。2023年佛山企业百强榜,兴海集团两家企业入选。

  1986年的夏天,一个年轻人背着袋麻绳,坐上了从湛江去广州的长途汽车,这是25岁的陈亚海。

  陈亚海家乡地处吴川樟铺山区,当时十分落后,村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两分。陈亚海高中毕业后,就往全国各地闯荡,曾到川湘等地收购废旧塑料鞋底,还到云南收过玉,到海南开过废品回收站。后来,父亲和二哥承包了村集体的麻绳厂,他便在外面一边做小生意,一边帮厂子跑销路。此行赴广州主要是跑麻绳厂销路,也顺便看看有没有生意可做。

  改革开放之初,广州是华南最重要的商业中心。明明去广州,怎么又来到了大沥?是阴差阳错,更是因缘际会。

  其实陈亚海最先属意的,是更靠近广州、当时还没并入大沥的黄岐。汽车经过广佛交界时,同车的人们都在感叹广州的繁华盛景,他却敏锐注意到靠近珠江桥头的黄岐,商铺林立,人头攒动。在广州踩着单车跑了一个多星期,他终于找到了两家麻绳客户,又坐汽车踏上返程之路,并计划途经黄岐的时候下车考察。

  “阿生阿生,黄岐过了,要不要下车?”陈亚海没想到,自己因为连日奔波,一上车就睡着了。隐约听到司机在喊,他忽然反应过来,“这是哪里啊?”

  在那个遍地商机的年代,机会总是给有商业嗅觉、敢饮头啖汤的人。“过了就过了,我还是想看看。”就这样,陈亚海第一次来到大沥。他发现到处都是卖摩托车、卖香烟等的专业市场,商业氛围不比黄岐差,还能听到不少吴川乡音。

  陈亚海转了一圈,回到下车地背面时,发现有一家大型铝材厂宿舍,粗略估算住了上千人,看起来效益很好。路口正巧还有一块位置很好的空地,他打听到这块地属于豪美村,可以出租。“在这里做废品回收,应该很有赚头。”谋定之后,陈亚海立即回家做准备。

  当时的珠三角地区,商品经济发达,物资也逐渐丰富,很多城市都有走街串巷的“收买佬”。但是包括大沥在内,大部分人都只是踩单车零星收购、再卖到供销社或私人回收等地方。可陈亚海不打算这么干,“如果自己一个人去收废品,就是做一个人的生意,如果开个回收站,可以让千千万万的人把废品送过来给我。”

  一个多月后,陈亚海带着小舅子和一个同村兄弟做帮手,还有在家里借来的1000多元启动资金回到大沥。他在原来看好的地方,租下一百多平方米,或捡或买了些废旧木料、竹子搭成“商住合一”的简易棚,陈氏废品回收站就这样开张了。陆续有十几个同村的年轻人来投奔他,“在家里饭都吃不饱,听说来大沥可以赚大钱,他们都很向往。”

  陈氏回收站的出现,立刻改变了大沥废品回收行业。除了自己人外出收购外,单干的“收买佬”们也可以把东西卖给陈亚海。因为地点固定、服务非常周到、价格公道、及时给钱,很多单位、工厂,也愿意批量地把废品卖过来。凭借着不一样的经营理念和日夜拼搏,陈氏回收站迅速站稳脚跟,成为周边废旧回收的集聚地。

  总是超前一步,谋定而后动,要做就做最好。这也是往后几十年兴海集团的写照。

  大佬的传奇故事,总是在细节上充满了戏剧性。就像阴差阳错才来到大沥,陈亚海的“第一桶金”也来自一次意外。

  陈亚海还记得,“回收站才开张两三个月,一辆到旁边档口运大米的货车,不小心把我那棚子撞塌了。司机赔了两百多块钱。因为是个简易棚,维修很简单。这笔钱,比之前收废品赚的都多!”

  20世纪80年代,大沥是国内最早大规模发展民营有色金属产业的地方,冶炼厂遍地开花。跟寻常“收买佬”做的纸皮、玻璃瓶等生活废品生意比起来,金属废品生意更加稀缺、附加值更高。要赚大钱,就要做金属。

  但是,那时候政策还在逐步放开的过程中,一些领域还不能由民营经济直接参与,怎么办?

  在当地的同行中,陈亚海又一次开了先河。他首先找到大沥供销社下属的一个收购站,签了一份委托收购废钢铁的合同。陈亚海把收来的废钢卖给他们,从中赚取利润。他也偶尔做一些铜铝生意,曾有一次,卖废纸给一家造纸厂时,无意中发现厂里有一大堆废品,混杂着很多旧机械、旧金属等。陈亚海马上意识可以“变废为宝”,于是就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收购,带来了几千元的收益。

  生意越做越大,就越需要可靠的帮手。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创业者,很多都是全家人联手创业。不到一年,陈亚海的大哥也来大沥了。一年后,他把妻子也接了过来。

  在那个资本快速积累的年代,很多人刚创业时都想象不到自己能赚多少钱。陈亚海也没有预料到,仅三四年,他们就赚到了大约一两百万元。对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陈亚海和家人们来说,可完全称得上“财富自由”了,不过他们并没有停下来。

  当时的大沥慢慢的变成了中国产业的一个中心,吸引了全国各地企业来大沥做买卖。很多外地企业,特别是江浙一带,也来买陈亚海的货。陈亚海收货的范围,也扩展到珠三角城市乃至海外进口。香港的大沥乡亲、亚洲铝材集团创始人邝汇珍早年做过废旧进口生意,陈亚海跟他打了很多年交道。有时候一个货柜的废料,利润少则一万几千元,多则几万元。

  1989年8月,广东第一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建成通车,穿越大沥镇,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。陈亚海却从中看到了另一层机遇:这里地势开阔,头顶脚下都是水泥,还不怕下雨。随后,他就在大发市场附近的高速桥底租了五六百平方米,把回收站搬了过来,还正式租下了一个有色金属经营牌照,在生意上彻底放开手脚。有时他一天的经营流水就有几百万元,每年利润也在百万级。

  几年后,陈氏兄弟的生意已经大到必须再度扩张。1993年左右,他们在潘村路口附近的部队营地内租了五六千平方米的新场地,这也是他们到大沥后首次住进真正的房子,此前七年都几乎是“风餐露宿”。陈亚海的二哥也决定放下麻绳厂生意来到大沥共同创业。他的四弟大学毕业后,也加入了进来。随后,大哥负责物流、客户沟通,二哥负责财务管理,四弟负责市场外围收购。

  2005年国庆期间,香港举行盛大酒会。祖籍南海的时任香港特首特邀南海商协会代表参加,陈亚海名列其中。酒会期间,陈亚海见到了很多香港商界名流,大受鼓舞。当晚他几乎整夜没合眼,“今后我该如何拼搏,才能把企业办到他们的千分之一?”

  就像李嘉诚、李兆基等企业家的崛起,与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紧密相连,陈氏兄弟在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,也与中国改革开放、产业转型升级,乃至穿越一次次危机的历程同步。

  在参加这场酒会之前几年,随着行业政策的放宽,陈氏四兄弟已决定将企业一分为四,成为国内首批获再生资源回收牌照的企业。分家之前,他们的企业已经在业内名列前茅。分家时他们把资产、资源都平均分配,但他们每一家的规模仍然远超区域其他同行。

  每走一步,陈亚海都显示出惊人的判断力和风险把控力。新的兴海集团成立后,他加速了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转型。1999年,中国“入世”前夕,兴海国际公司成立。次年其首个海外贸易公司在澳大利亚落子,全球的业务网络逐渐铺开。

  随着业务的扩大及产业的迭代,陈亚海感觉到,废旧有色金属回收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,风险和管理难度慢慢的变大,很难再作为长期的主业,于是逐渐与大型有色金属制造企业合作,进入铝锭、电解铜等半成品贸易业务。2003年,兴海集团收购了清远的一家线材厂,业务延伸至有色金属制造。

  经济有周期,产业有起伏。这么多年,陈亚海打过交道的企业,很大部分都已经被残酷的市场淘汰。兴海本身也曾经遇到过几次危机。最为惊险的一次,发生在2008年。

  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,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大幅跳水,铜价在半年内从每吨六七万元降到两三万元,跌幅超50%。前期兴海向上游订购了大批量的铜,此时还未交付,如果收货的话损失比已支付的定金还多。但不收货的话,影响长远信誉。怎么办?

  跟很多选择放弃定金、不履行合同的同行不同,陈亚海很坚定,全部按原价收货。“那时候我们贷款很少,所以亏的都是自己的钱,能够承担得起。”市场并没有让陈亚海亏太多,有色金属价格在短短几个月后回到正常状态,兴海的业务重新步入正轨。

  风暴之后,陈亚海更加谨慎。如在房地产行业,2011年,兴海与保利华南公司开启合作,陆续成功开发了十多个项目,成为保利华南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。2018年,他感到房地产市场过于火热,不宜盲目投资,于是很快决策不再进入新项目。当时或许有人觉得他“杞人忧天”,如今无人不佩服他的先见之明。

  “风险来时我能看得到,能够体会到市场的周期性、风险性,这是我的长处,也是我创业几十年来最大的感触。宁可慢一点,也要稳住。有时候,慢就是快!”陈亚海说。

  如今,兴海的主营业务有色金属贸易年交易额已上千亿,成为华南地区有色金属现货价格的风向标。由陈氏四兄弟合建的龙汇大厦,吸引了上百家产业相关企业的进驻,每年贡献税收超亿元,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南有色金属总部。

  既要在时代的洪流中谋得机会,又要有在洪流退去后继续前行的硬实力。这条路很难行,但陈亚海一直在路上。

  陈亚海:是信誉,这也是我本人的价值所在。李嘉诚曾说过“诚信赢天下,做生意如同做人,诚信是必不可少的”,他今天能做到这么成功,正是如此。

  无论贸易也好、制造业也好,在生意上我从来就没说话不算数的。言出必行,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。集团旗下的兴海铜铝业公司,在2013年前只有几十亿销售额,由于讲信誉,做生意有原则,得到市场认可,现在很多客户都是主动找上门来做生意,短短十年时间,销售额已经翻了几十倍。这都是坚持诚信经营带来的成果。

  对于企业管理和人才的引进上也是如此。我曾经从上海请一个人来做子公司老总,讲好了每年按利润的特殊的比例给他分红。他刚开始将信将疑,但是我说自己是“牙齿当金使”,讲了肯定算。后来他如数拿到分红,也介绍了更多人才进来。

  所以说,信誉就是兴海的金字招牌,我们靠着信誉赢得客户,赢得人才,也赢得了持续的发展。

  南方+:到大沥之前,你曾经跑过很多地方,后来你也有很多机会到另外的地方发展,但是一直扎根这里。现在许多企业在收缩投资,但是兴海却不断在大沥投新项目。为什么?

  陈亚海:我在大沥做了几十年生意,把根深深扎在了大沥,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。我感觉另外的地方的市场氛围、投资环境都不如大沥。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很多,无论办事效率还是服务态度都非常好。另外的地方可能也有很多机会,但在我心中,大沥就是最好的。

  市场有周期性,近几年经济大环境出现一些波动。但市场的最低谷,也就是最快将要发生转变的时候。在这样的时候投资,我面临的竞争会很小。近期兴海集团在大沥投入了兴海产业园、海元物流园、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等新项目,因为我看好未来。

  南方+:你的几个子女都慢慢的变成了公司的中坚。对于“创二代”的培养,你有哪些心得?

  陈亚海:当年刚创业时,我在废品回收站的大棚旁边,和妻子搭了一个三四平方米大、两米高的小棚,作为两人的宿舍。其中三个子女就在这里出生,襁褓时因为忙于打拼,经常就把孩子放在塑胶盆子里自己玩一天。

  尽管少了时间陪伴,但我内心很用心地对待儿女。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,让他们看到父亲是怎么努力拼搏,成为一个对家庭负责,对社会有用的人,比说千万句都有用。

  他们也很争气,现在公司日常经营都是靠他们发挥。我经常跟他们说,“就算是航空母舰,驶向大海,靠不到岸也没什么用。就算是小木船,靠得了岸就是胜利!”希望下一代能够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,不要急于求成,也别一味求大,把我们现在做好的业务、平台都承接下去,不好的做到好为止,做成百年基业。

  陈亚海:我到大沥几十年,跟豪美、锌鹏、华昌、坚美等本地企业家都有很深的交往,经常联络沟通,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务实、低调、肯做肯干,不管做人做事都讲诚信,还有一股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,说实话,这些品德都很值得我去学习,让我受益匪浅。

  如果不是认识陈亚海,很难在一群人里面发现,这是一个执掌千亿集团的企业家。他讲话总是很谦和,只有提到两个字的时候,他的语气不容置疑:信誉。

  人无信不立,企业亦是如此。有色金属行业与国际经济环境紧密关联,价格有周期性波动更是常态,能够说是一个高风险行业。陈亚海亲眼见到倒下的企业就不下千家。兴海能够穿越危机、跨越周期,一路发展成为千亿级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靠的就是信誉为本。

  他信奉“牙齿当金使”:有信用的人可能会吃眼前亏,但长时间下来是划算的,大家认为这个人可靠,有信用,就算是有时候买卖高一点价钱,也会放心来做生意。这样一来,好多生意都会主动找上门来,这不是等于钱送上门来了吗?

  正如陈亚海所说,诚信为本是沥商精神的重要特征。在大沥,还有很多坚持实业、坚持“牙齿当金使”的企业家,正在迎来又一个春天。